网络直播平台上公然传播造假售假短视频

日期:2018-04-02 10:17:07 / 人气: 0次 / 来源:未知

        近几年,直播行业以星火燎原之势迅猛发展,迅速覆盖至社交、娱乐、商务、教育等各个领域,成长为极具代表性的新经济产业,也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社交传播方式。近日有媒体报道,一些视频发布者在快手、抖音等短视频平台,展示仿制大牌口红、粉底过程,贴上名牌商标,通过留微信号转账发货。此外,搜索“奢侈”、“名表”等关键词,还能找到大量展示山寨奢侈品的内容。
        
        原本定位于“记录美好生活”的短视频平台一时间被假货及“三无”产品所充斥,引发众多网友吐槽。为什么这样的平台会成为销售假货的温床?
        从去年开始,短视频成为风口,市场上这类平台估值非常高,在此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进入,制假售假也跟着风口走。同时,由于在初起阶段本身监管比较困难,短视频平台处于一种“野蛮生长”的状态。另外,客观来讲,对视频的监管相较于对文字的监管难度要更高,因此出现“泥沙俱下”的情况。制假售假也是追着热点、追着监管漏洞走。
        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140条规定有生产、销售伪劣产品罪,最高刑事责任可达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。对于涉及与侵犯知识产权,特别是注册商标侵权,《刑法》也规定有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。假冒注册商标罪,是指违反国家商标管理法规,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,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,情节严重的行为。
        随着人们对商标价值的认同与企业创品牌意识的增强,强大的经济利益驱动下的假冒他人商标的“搭便车”行为也相伴而生,而且,这种行为日益增多并出现了一些新形式。面对日益严重化、复杂化的假冒注册商标行为,刑法作为商标法律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,对此类行为的打击上却相当有限,这对于保护商标专用权,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,维持正常的市场经济次序极为不利。
        

现在致电 010-6060610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Go To Top 回顶部